查看原文
其他

嘘,偷偷拿下曹将这个绝招!

曹将 曹将 2022-11-05



今天我想分享一个绝招,它的名字你肯定非常熟悉:


表格。


就是这个容易被忽略的工具,却被可以用来:


· 提升做事的效率。

· 加强学习的效果。

· 促进自我的迭代。


是不是感觉很神奇?


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典型场景,看看它带来的解决方案。


01 踩盘


我所在的行业是房地产。


对于从业者来说,有一项日常工作:踩盘。


你可以简单理解为,去楼盘里看看。


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?


比如有个新项目,不知道设计多大的户型,价格定多少,那么就去周边的楼盘看看,基本上会有个感性的认识。


在踩盘的时候,新人容易走马观花。听完置业顾问的说辞,似乎一切都了解。但是回到公司,面对领导的询问,却又发现各种遗漏。


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


一般来说,大家会提前准备一张表单,在看的时候,有针对性地去听、去问,搜集对应的信息。


↑ 某公司踩盘表

可以说,做好填空,就基本上完成了工作。

——这是表格的好处之一:有表格的人主动搜索,没表格的人被动接受。

02 PPT 学习


如果跟 PPT 达人交流,问他们秘诀,得到的答案一般都有:向商业广告学习。比如:

· 机场的大屏广告
· 手机 App 的Banner
· 地铁站里的广告
· 杂志里的广告

↑ 得到 App 首页 Banner

你好像拿到了真经,但事实呢?拍完照,哇了一声「真漂亮」。然后,就没有了然后。

因为你没有框架,你只有感觉。

感觉只会带来触动,框架则会引导学习。

而如果我们给到一套思路:

· 第一眼看配色:用了哪几个颜色。
· 第二眼看字体:用了多少个字体,分别是什么字体。
· 第三眼看配图:用的风景照,还是人物照;有没有背景图。
· 第四眼看布局:是居中,还是左对齐,还是……
· 第五眼看主题:它希望表达什么(引导购买/宣传品牌),又是如何与前面进行连接?

如果带着这五个问题再看那些广告,便能有意识地聚焦,有方向地分析,得到学习的参考。

为了保证它能更好地落地,我们把这个思路变成表格,于是每次看到新的设计案例,就可以填空,完成学习。


——这就是有表格的好处之二:有表格的人会学习,没表格的人只会「哇」。

03 如何做好直播


最近知识星球开设了新栏目:职场加油站。

邀请星球里的达人,进行主题分享。

这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,不就是邀请嘉宾和组织直播吗?

但在具体操作中,却发现各种问题:

· 如何与嘉宾沟通选题
· 如何引导报名
· 如何进行平台测试
· 如何跟进后续的练习

更可怕的是,处理之后,问题还会反复出现——恩,无论我们多么努力。

于是,我们沉淀了一份表格化的操作指引,按照时间顺序,将过程一一梳理出来。


有了框架的引导,接下来就只用按照步骤操作。

而如果有新的问题出现,就在此基础上迭代。

——这就是表格的好处之三:有表格的人总是在迭代,没表格的人总是在跌倒。

04 如何搭建框架?


所以你可以看到,框架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指南,表格是框架的落地,让我们看得更全面,让我们学得更清晰,让我们做得更有体系。

那怎么形成自己的框架?给三个锦囊。

锦囊一:看一本专业书。

专业的书有体系,基于它的逻辑,我们可以整理出一套系统的框架。

↑ 吉尔伯特行为工程模型

如果觉得看书困难,就去听课。

总之,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渠道,获得相对权威的体系。

锦囊二:整理一套流程。

如果某个主题很难找到权威渠道,那么就自己先尝试,在做的时候把流程记录下来,最后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框架。


锦囊三:把它们变成表格。

如果一个框架不能变成表格,那么这个框架不合格。——这是自己做大量框架后的心得。

一旦变成表格,那么剩下的就是填空。

这最大的好处是:填空很简单,因为你不用再去想要怎么做,只用做。

而简单,才能让它可持续,可迭代。

↑ 听完浮生若梦的分享后,做的演讲准备流程表格

以上,便是自己对于表格在框架思维中起到作用的思考,总结来说:

1.为什么要用表格?
① 做事上:有表格的人主动搜索,没表格的人被动接受。
② 学习上:有表格的人会学习,没表格的人只会「哇」。
③ 升级上:有表格的人总是在迭代,没表格的人总是在跌倒。

2.如何建立自己的表格?
① 通过信赖渠道建立:图书、课程。
② 通过工作流程建立。

总之,一定要表单化!

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。

-  更多值得一读的文章  -

关注并回复「时间管理」
可得《时间管理模板》一套

《曹将公众号三年精华合辑》-150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